保障和改善民生,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。这是十八大向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。
践行历史使命,落实创新为民。这是中科院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遵循。
江山社稷,民生为大。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而科学技术是改善民生、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力量。随着时代的发展、社会的进步,科学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千家万户,与人们发生着千丝万缕的。可以说,民众是科技创新的支持者、参与者,更是创新发展的受益者。没有创新为民,科技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。
曾记否,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,一幅徐徐展开的“中国画卷”,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。而这就是民生科技的一个典型案例。“中国画卷”利用了LED半导体照明技术。
曾听否,我们的高科技上天入海*,可我们的抽水马桶漏水问题一直解决不好。
当前,如何让科技造福民众,如何使科技改变生活?答案就在发展民生科技上。让孩子吃上放心的奶粉、让人们自由呼吸新鲜的空气、让居民喝上干净的水、让城市内涝不再重复上演……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需求,就是百姓zui切实的诉求、zui直接的利益。
从来看,发达国家一向重视民生科技,并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政府制定科技政策的重要导向。在美国,政府一直在政策上鼓励企业加大与民生科技相关的投入,同时加强产业部门的军民结合,促使军口科技向民生领域“溢出”。德国则将“以民为本”作为科技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其中环境保护被摆在首要位置。
在亚洲,日本、韩国在二战后的迅速发展,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将资源集中投向民生领域。2006年3月,日本出台的《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》,更是以“为社会和国民支持并将成果还原于民的科技”为政策目标的出发点。韩国则在2000年出台了《长期科技发展规划》,其中提高民众生活质量成为五大科技发展方向之一,并提出了13项具体的民生科技任务。
不可否认,对我们而言,无论是国家层面,还是科研机构层面,都在发展民生科技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。
从“十五”开始,我国已逐步开始重视民生科技,在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(2006-2020年)》中,将安全科技、环保科技、健康科技等民生科技纳入国家科技战略。
2011年7月,《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》出台,明确加快发展民生科技已成为“十二五”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。此外,“863”计划也在食品安全、重大疾病防治和医药卫生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,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也已有相当部分属于民生科技的范畴。
中科院一直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向民生领域转化。李振声院士培育的“小偃”系列高产、抗病、小麦,仅“小偃6号”就累计推广1.5亿亩,增产40亿公斤,为保障民众“口粮”作出了重要贡献。中科院还在新药创制、灰霾成因、抗震救灾等民生科技方面,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。
虽说民生科技近来有了长足的发展,但是现实的景况并不尽如人意。民生科技是和百姓衣食住用行等直接相关的科技,是直接造福百姓的科技,离老百姓zui近的科技。也正因为如此,一些科研部门和科技工作者热衷于“顶天”,不屑于“立地”,觉得显著度不够,难登大雅之堂,将精力花于实用技术,远远不如发表更多论文划算。
同时,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机制不够健全,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之间的“鸿沟”依然较深,虽多,但实效差,成果转化率低。一方面是近90%的科研项目通过鉴定后便束之高阁,得不到转移转化,另一方面却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,核心技术缺乏。目前,无论是我国的食品工业,还是医疗、环境工业,技术都比较落后,研发水平低下,其核心技术及设备仍处于几乎*依赖进口的局面。以医疗器械为例,有关数据显示,2011年我国医疗器械总产值就已破千亿元。但其中,核磁、CT等高附加值大型设备市场,几乎都被外资公司垄断。
破解民生科技面临的难题,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。国家层面应安排更多民生优先的科技项目,“国家队”应更多地推动一批民生物试剂业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创新,通过自主创新推动民生科技的可持续发展。
完善现有的科技评价体系,引导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投身民生科技研究。当前,经费、论文、各级奖励仍是我国科研/职称评审的三大指标,尤其是对SCI论文的追捧,使科研人员根本无法将精力投向影响力相对较小的民生科技领域。同时,要鼓励现代工业科技向民生科技转化。载人航天、月球探测、载人深潜等大科学工程,都是由成千上万的高科技成果组成的科技集合体。如果能将其转化或应用于民生领域,必将给社会和公众带来福祉。
科技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民生。事实充分证明,在解决农业生物试剂、环境保护、交通管理、医疗保健、食品安全等一系列民生问题上,科技创新成果往往能起到“四两拨千斤”的作用。随着国家对科技投入的逐渐加大和对民生科技的日益重视,相信会有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投身民生科技事业,使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普通百姓。
“科技离我们如此之近”。这一天,不会太远。 (转自 《中国科学报》 )